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读后感收集(3)
2022-05-29 来源:百合文库
12)诗人因何寂寞?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寂寞”?(4分)
答:
寂寞之因: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1分)被贬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1分)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声音,以动写静,反衬出夜的寂静,从而衬托出他的寂寞情怀。(2分)
13、颈联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4分)
答:
①以动写静或反衬(1分)。
②作者夜中不能寐,起望西园。远处传来的泉水声,还有那一时的鸟儿喧哗声,打破了这沉寂的夜晚(1分)。作者以动写静,反衬出这中夜的寂静(1分)。从而表达出作者当时谪居僻远之地的孤独、愁苦、无人理解之情(1分)。
14、有人说,这首诗的落脚点在“寂寞”二字上,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4分)
答:
①同意(1分)。②诗人用“露”、“月”、“泉”、“鸟”这一组意象营造出凄清、冷寞的意境(1分)。诗人在中夜时分起望西园,寒月下的夜景使诗人触景生情,一种谪居偏僻之地的孤独之情袭上心头(2分)。(允许有不同的意见,言之有理即可。)
二: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分)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
(1)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2分,答对3个得1分)通过这些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2分)
(2)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2分)
(3)谪居偏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2分,意对即可)
答:
寂寞之因: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1分)被贬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1分)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声音,以动写静,反衬出夜的寂静,从而衬托出他的寂寞情怀。(2分)
13、颈联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4分)
答:
①以动写静或反衬(1分)。
②作者夜中不能寐,起望西园。远处传来的泉水声,还有那一时的鸟儿喧哗声,打破了这沉寂的夜晚(1分)。作者以动写静,反衬出这中夜的寂静(1分)。从而表达出作者当时谪居僻远之地的孤独、愁苦、无人理解之情(1分)。
14、有人说,这首诗的落脚点在“寂寞”二字上,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4分)
答:
①同意(1分)。②诗人用“露”、“月”、“泉”、“鸟”这一组意象营造出凄清、冷寞的意境(1分)。诗人在中夜时分起望西园,寒月下的夜景使诗人触景生情,一种谪居偏僻之地的孤独之情袭上心头(2分)。(允许有不同的意见,言之有理即可。)
二: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分)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
(1)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2分,答对3个得1分)通过这些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2分)
(2)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2分)
(3)谪居偏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2分,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