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针电影读后感收集(8)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想做文艺青年,高中文化就够了,在书店里装模作样地捧着书,喝两杯奶泡占三分之二的咖啡,拍几张美图秀秀照片,就可以了。
前天某大V微博回答了一个82年迷茫男青年(暂且称之为男青年吧,总不能把自己的同龄人称为“中年人”,那太操蛋了)的问题:
“35岁的我无一技之长,该怎么办”,问题中该男青年已过而立,每个月挣2000元,换了好几个工作,未婚无房车,不知道未来怎么办,评论里一片骂声,声称“即使在三四线城市,每个月2000元收入都是罪恶不思进取的”。
然而他们大概忘了,许多四线城市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这种让千万父母艳羡的工作,他们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看报纸端茶倒水互相推诿扯皮中,就过了而立、不惑,等待着不知哪一天会出现的大裁员降临到自己头上,抢在那之前,安然退休,越来越厚的脂肪阻挡着外界信息的摄入,唯一与他人的交流大概就是打王者荣耀。
这电影让我想起每年生日都会看的《立春》,同样是大龄未婚文艺女青年,《立春》是敢面对现实的,《美容针》却是给逃避现实的伪文青看的。
《美容针》完全没有像《立春》中描绘出的王彩玲那种挣扎、纠结、妥协、被践踏的绝望,仿佛告诉还没大龄的那些文艺女青年,你真的可以依靠在超市收银、在网络上写写耽美文,就能养活两个高中生,住三室两厅的"大房子,还能资助一个非洲儿童,打游戏还能谈恋爱,仿佛你真的下定决心去写小说(或者练习演唱、练习舞蹈、练习绘画、学外语、做瑜伽),就能出小说,就能成功,伪文青们最相信的是“只要我愿意,分分钟可以做成全世界最牛逼”,仿佛你真的可以出一本小说就能从此心无挂碍地去非洲旅行。
就像那些相信一个女孩子怀揣7块钱可以穷游横穿川藏线的人。
就像那些相信旅游攻略里加了18层滤镜的风光照,去了却只看到中国人的观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