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南我们的孩子读后感收集(14)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最近导演郑琼用六年时间,记录了三个孩子的《出·路》。这部纪录片从2009年的三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的生活轨迹,来说明中国目前青年的现状,记录了三个青年的梦想和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来自甘肃贫困地区的马百娟、湖北咸宁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后,马百娟还是过着跟村里们的女孩同样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经过复读,考上了大学,但是,毕业后却发现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么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所有的人说,这就是他们一成不变的出路。
这也反映了作者说的第二个观点:思维方式限制了穷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中国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美国有富人区,有穷人区,哪怕这只有一墙之隔,富人区的都是来自上流社会的,他们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资源。他们见识广,眼界宽。而穷人从小就没有接触高新科技带给他们生活上的便利,他们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美国一样。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们为了孩子,不惜买天价的,学区房。只是为了让孩子争取到好的教学资源,好的学习环境。
富人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了科学设计和发明创造,英语口语,也能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
而农村孩子连电脑是什么都没见过,更不用提那些科学实验。英语朗读更是蹩脚。
有很多乡下孩子再转入城市,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
就像纪录片中马百娟的梦想就是考大学,一个月挣1000元,买她们那里不够吃的面……其实,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还不够我们这个四线城市有的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
果然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后代和穷乡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个起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罗马了。
六年后,马百娟还是过着跟村里们的女孩同样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经过复读,考上了大学,但是,毕业后却发现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么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所有的人说,这就是他们一成不变的出路。
这也反映了作者说的第二个观点:思维方式限制了穷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中国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美国有富人区,有穷人区,哪怕这只有一墙之隔,富人区的都是来自上流社会的,他们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资源。他们见识广,眼界宽。而穷人从小就没有接触高新科技带给他们生活上的便利,他们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美国一样。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们为了孩子,不惜买天价的,学区房。只是为了让孩子争取到好的教学资源,好的学习环境。
富人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了科学设计和发明创造,英语口语,也能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
而农村孩子连电脑是什么都没见过,更不用提那些科学实验。英语朗读更是蹩脚。
有很多乡下孩子再转入城市,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
就像纪录片中马百娟的梦想就是考大学,一个月挣1000元,买她们那里不够吃的面……其实,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还不够我们这个四线城市有的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
果然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后代和穷乡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个起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罗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