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哲学家读后感整理(17)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这样去想,心绪会平和很多,当不那么执着于自己,更关心他人之后,我发现分离的效果并没有使得人际距离拉远,反而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正如书中所说:“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课题分离、划界限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和实践。
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有贡献,我觉得非常积极。一开始我觉得阿德勒的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安慰,是精神胜利法,但是读到自我接纳、信赖他人、他者贡献时,我看到他实际上非常积极地指向了外部,不是寻求自我的回报。幸福就是贡献感,人生就是连续的刹那,在于每一个此时此刻,过好每一个当下,走着走着自然而然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高处。
最后,以书里的句子作为结束。“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篇8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有贡献,我觉得非常积极。一开始我觉得阿德勒的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安慰,是精神胜利法,但是读到自我接纳、信赖他人、他者贡献时,我看到他实际上非常积极地指向了外部,不是寻求自我的回报。幸福就是贡献感,人生就是连续的刹那,在于每一个此时此刻,过好每一个当下,走着走着自然而然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高处。
最后,以书里的句子作为结束。“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篇8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