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神权读后感锦集(17)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就到那里浅尝则止。其实这本书能够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之后在课堂的讨论上,老师说到,这本书创作于1980年代,当时已经有人发现中国这样的社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结于中国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费老就将他于之的思考写了下来。到了此刻,中国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称之为一个陌生人社会了,平等和契约必然代替道德来管理社会。那么,中国究竟何去何从?
读书笔记《礼记》【篇一】
上古时代,人们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依照《礼记.月令》,一年十二月正好和十二律相适应。所谓“律中”,据《礼记.月令》郑玄注就是“律应”,“律应”的证验则凭“吹灰”。吹灰是古人侯气的方法,据说是用葭莩的灰塞在律管里,某个月份到了,和它相应的律管里的葭灰就会飞动起来。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吕。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
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孟冬之月,律中应钟。
仲冬之月,律中黄钟。
季冬之月,律中大吕。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为纲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是:
第一次认识《礼记》来源于初中老师所教的对“四书五经”的认识,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这里的《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四书五经”是古人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必考科目,因而那个时候对于《礼记》的认识无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迂腐的社会礼仪制度罢了。
读书笔记《礼记》【篇一】
上古时代,人们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依照《礼记.月令》,一年十二月正好和十二律相适应。所谓“律中”,据《礼记.月令》郑玄注就是“律应”,“律应”的证验则凭“吹灰”。吹灰是古人侯气的方法,据说是用葭莩的灰塞在律管里,某个月份到了,和它相应的律管里的葭灰就会飞动起来。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吕。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
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孟冬之月,律中应钟。
仲冬之月,律中黄钟。
季冬之月,律中大吕。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为纲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是:
第一次认识《礼记》来源于初中老师所教的对“四书五经”的认识,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这里的《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四书五经”是古人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必考科目,因而那个时候对于《礼记》的认识无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迂腐的社会礼仪制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