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藻第九二三读后感整理(14)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余光中散文有其阳刚一面,也自然有其阴柔一面。以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听听那冷雨》为例,语言之迭宕、意象之开合,无不透露出他的猛虎气,但就“冷雨”这个整体意象来说,它毕竟是阴柔的、古典的。
与余光中的诗相比,他的散文的涵盖量更为广阔。有传统的乡愁,也有对沉重历史的回忆,有对自然山水的礼赞,也有对现代文明(如噪音、空气污染)的哀叹。在他的《不朽,是一堆顽石》、《伐桂的前夕》等名篇中四处浸润了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等终极性命题,体现出一位散文大家的本色,确如一只警醒的猛虎;其散文中俯拾即是的诗意语言,诸如“如果你此刻拧我的睫毛,一定会拧落几滴蓝色”、“那夜的月色特别清亮,好像一抖大衣,便能抖落一地的水银”、“有时索性走在轨道上,把枕木踩成一把平放的长梯”等,不正如路边蓬勃着的芳香无比的蔷薇么?
余光中在自序中评价这个选本,“于我的散文艺术,有相当的代表性”,看来他是满意的。这一点,让我想起内地出的多种多样的港台文学选本,似乎这类反映全貌、遴选精当的集子太少了些吧。
李清照(1084一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她的父亲是李恪非,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知名于文苑,南宋时甚至有人说他的文章是“自太史公后,一人而已”(见宋人韩
宋人说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后曾改嫁张汝州,未几又离异了。这在她自己的一些残编断简的文字里也多少透出些消息。可是从明清一至近世,有很多人出来为清照辩诬,主张清照并未改嫁,改嫁之说不过宋人诬陷。士林何以对清照改嫁与否竞震动如此?我看这已不是一个“词学”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了;亦非只是一个学术问题,大抵也有观念问题。女之改嫁,实属常事,清照似无例外之理。
要是改嫁,盖出无奈,其中原由,殊难考校。再适不久,旋即反目,看来是一
李清照以词名家,而又能诗文,善书画,古来’”文艺界”的女子,当推她为第一人。清照之词,独树一帜,若郑振铎先生言:“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什么影响。”(《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她可以说是词中的第二个李后主,这样说并不是说她是受了李后主的影响,而是说他们都是纯粹的以他们的生命去填词的,他们的词都是那种平常语中不平常的词,即使用事,亦如己出。他们的词,谁都能懂,谁都能感动,人们都会惊奇,怎么那么平常的字句到了他们的手里竟有那么大的
与余光中的诗相比,他的散文的涵盖量更为广阔。有传统的乡愁,也有对沉重历史的回忆,有对自然山水的礼赞,也有对现代文明(如噪音、空气污染)的哀叹。在他的《不朽,是一堆顽石》、《伐桂的前夕》等名篇中四处浸润了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等终极性命题,体现出一位散文大家的本色,确如一只警醒的猛虎;其散文中俯拾即是的诗意语言,诸如“如果你此刻拧我的睫毛,一定会拧落几滴蓝色”、“那夜的月色特别清亮,好像一抖大衣,便能抖落一地的水银”、“有时索性走在轨道上,把枕木踩成一把平放的长梯”等,不正如路边蓬勃着的芳香无比的蔷薇么?
余光中在自序中评价这个选本,“于我的散文艺术,有相当的代表性”,看来他是满意的。这一点,让我想起内地出的多种多样的港台文学选本,似乎这类反映全貌、遴选精当的集子太少了些吧。
李清照(1084一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她的父亲是李恪非,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知名于文苑,南宋时甚至有人说他的文章是“自太史公后,一人而已”(见宋人韩
宋人说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后曾改嫁张汝州,未几又离异了。这在她自己的一些残编断简的文字里也多少透出些消息。可是从明清一至近世,有很多人出来为清照辩诬,主张清照并未改嫁,改嫁之说不过宋人诬陷。士林何以对清照改嫁与否竞震动如此?我看这已不是一个“词学”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了;亦非只是一个学术问题,大抵也有观念问题。女之改嫁,实属常事,清照似无例外之理。
要是改嫁,盖出无奈,其中原由,殊难考校。再适不久,旋即反目,看来是一
李清照以词名家,而又能诗文,善书画,古来’”文艺界”的女子,当推她为第一人。清照之词,独树一帜,若郑振铎先生言:“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什么影响。”(《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她可以说是词中的第二个李后主,这样说并不是说她是受了李后主的影响,而是说他们都是纯粹的以他们的生命去填词的,他们的词都是那种平常语中不平常的词,即使用事,亦如己出。他们的词,谁都能懂,谁都能感动,人们都会惊奇,怎么那么平常的字句到了他们的手里竟有那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