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不过如此》读后感细选(2)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我家门口有一打烧饼卖杂碎汤的大哥,祖籍安徽,除了喜欢黄梅戏,还像全国广大观众一样喜欢崔永元。每天清晨我去吃杂碎汤,他都要停下黄梅戏谈一下崔永元。一次他狠狠甩着面说:这个姓崔的,说话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为了这句话,我比佩服崔永元还佩服这位大哥,因为是他发现了崔永元。我们认为崔永元说话就像我们所以我们喜欢他,他身上的标签就是“平民主持人”,谁知大哥发现,正是因为他说话不像我们才得到我们的待见。上升到理论高度,他可能在电视上改变了一种说话方式,这种改变引来了清风扑面。再上升到理论高度,生活中的一切改变都自说话和说话方式的改变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也许这才是崔永元对生活的贡献?
他是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人,于是引起了大家的注目。
说话方式的改变不仅在怎么说——说话是否幽默和智慧,比这更重要的是说什么——对世界及话题的选择,及在选择的部分中,能否找到自己独特的切入点和谈话节奏。当然这一定不全是崔永元个人的功劳,他身后还藏着一个策划班子。
第二次见到崔永元,是因为他现在这本书《不过如此》,让我读完这本书,谈一下读后感。怀抱这部书稿往家走的时候我心里有些打鼓,说得好不一定写得好,会耍枪不一定会玩猴。诸如此类的书我也看过一些,都是顾得上吹笛顾不上捂眼。但等看完这部书之后,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说是:这孩子还行。
像他主持节目一样,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虽然写的也是历历往事,但在往事之中,他又进行了独特的筛选,接着又在选择的部分找到了自己和世界的独特通道。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独待,往事之中并没有顺序,一切按照几十年后的感觉对生活进行了重新组合和排列。譬如讲,对吃的感觉,对睡觉的感觉,对上路的感觉,对声音的感觉等。通过几十年的沉淀和过滤,他抓住了那些留在他心中的语言的碎片和回声——现在让它们重新显现。如果这结构用到文学作品上,可能就叫先锋了。
他是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人,于是引起了大家的注目。
说话方式的改变不仅在怎么说——说话是否幽默和智慧,比这更重要的是说什么——对世界及话题的选择,及在选择的部分中,能否找到自己独特的切入点和谈话节奏。当然这一定不全是崔永元个人的功劳,他身后还藏着一个策划班子。
第二次见到崔永元,是因为他现在这本书《不过如此》,让我读完这本书,谈一下读后感。怀抱这部书稿往家走的时候我心里有些打鼓,说得好不一定写得好,会耍枪不一定会玩猴。诸如此类的书我也看过一些,都是顾得上吹笛顾不上捂眼。但等看完这部书之后,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说是:这孩子还行。
像他主持节目一样,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虽然写的也是历历往事,但在往事之中,他又进行了独特的筛选,接着又在选择的部分找到了自己和世界的独特通道。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独待,往事之中并没有顺序,一切按照几十年后的感觉对生活进行了重新组合和排列。譬如讲,对吃的感觉,对睡觉的感觉,对上路的感觉,对声音的感觉等。通过几十年的沉淀和过滤,他抓住了那些留在他心中的语言的碎片和回声——现在让它们重新显现。如果这结构用到文学作品上,可能就叫先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