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史记读后感之伯夷汇聚(81)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
C.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
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②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史记读后感之伯夷汇聚100句


参考答案:
12、A让:谦让
13、B两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A.“于”,介词,在;介词,表被动。C.“其”,人称代词,自己的;副词,表期望语气。D.“以”,连词,因为;介词,把。
14、C“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在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最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称他为文王,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用兵器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两位是义士啊!”把他们搀扶开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