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歌宣传片观后感合集(4)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对于人生,这个主题是我自阅读开始就一直的追问的。在这点上,我发现黑塞也是认同佛教提及的智慧的,但否定拿信仰当麻药或酒精,以逃避真正回答内心的困惑的。在本书里,他注重讨论“为了自己而活”的青年人和“为了他人而活”的老人。前者清纯,掺杂最苦和最甜。后者淳厚,是平静的白开水。让青年人为了他人而活是在现代“享乐主义”盛行的情况更无法让人接受的。因为如果是那样,这样的生命还是我自己的吗?我还存在在我生命中行使自由意志吗?乍一看是这样的,但是其实为他人而活,不更是为自己而活吗?这个“他人”一定是我们自由意志的选择,可以是家人,是友人,是众生,都是自己行善的选择。而这些努力,会让我们放下对自我的执念,让自己得到救赎和解脱。
其实书的最后已经找到我们抵制这一人生原则更深的缘由了。我们,有多少,是遵循我们相信的去生活呢?说“为了自己而活”的青年人,其实是那些最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那么反过来看,标榜“为了他人而活”的中老年人,一部分,谁说不是最自私自利的人。
聆听生命之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描述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一个无声无语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海伦·凯勒的毅力、勇敢、坚强。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嘴巴、眼睛、耳朵,这样我们才是一个四肢全健的人。
聆听生命之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