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之道观后感总汇(2)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一部《论语》会让人学会满足,学会快乐,你说它对于我们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有无意义?
二、《论语》是提升人格尊严的法宝。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给出的答案乍听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孔夫子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对有官位的人,应该表示尊敬;对身上戴孝的人,他们是遭遇不幸者,也应该表示尊敬。对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更应该表示尊敬。
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孔夫子在其他场合也是这么做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一听,又追问:“如斯而已乎?”这样就行了吗?孔子又补充了一点说:“修己以安人。”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子路显然还不满足,又追问:“如斯而已乎?”孔子又补充:“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炼自己,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像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还发愁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好呢。做到这一点,难道还不够君子吗?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对家国、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弟子力争做“最好的自己”,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别人曾问子路:你的老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后来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我发愤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当我快乐欢喜的时候,我会忘了忧愁。
二、《论语》是提升人格尊严的法宝。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给出的答案乍听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孔夫子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对有官位的人,应该表示尊敬;对身上戴孝的人,他们是遭遇不幸者,也应该表示尊敬。对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更应该表示尊敬。
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孔夫子在其他场合也是这么做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一听,又追问:“如斯而已乎?”这样就行了吗?孔子又补充了一点说:“修己以安人。”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子路显然还不满足,又追问:“如斯而已乎?”孔子又补充:“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炼自己,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像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还发愁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好呢。做到这一点,难道还不够君子吗?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对家国、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弟子力争做“最好的自己”,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别人曾问子路:你的老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后来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我发愤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当我快乐欢喜的时候,我会忘了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