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草原的观后感合计(2)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我要说的第二首,是一首散曲(小令),它就是元人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中的一首(马致远在同一曲牌、同一题目下一口气写了三首)。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根据文献记载,这首小令写于马致远一次从元大都(今北京市)到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边的正蓝旗)的旅途上。我根据他的行程推算,提出,散曲描写的是坝上草原某处的景物。
这首[天净沙]《秋思》奇妙在哪里呢?奇妙在:它写的虽然是北方坝上草原景物,但是,读起来却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主要原因,可能是其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一句。马致远同一时期、同一曲牌题目下的另外两首,就都分明标示出是北方、坝上景色,请看: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底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
耐人寻味的是,这两首明确交代为塞上、草原景色的作品,都未能成为名作。或许,那一首的成名,跟人们对它产生的“美丽的误会”有关——因为更多的人喜欢(习惯了)在诗歌中读到描写江南美景的作品。
第三首,也就是最后一首,是一位不知名的清朝诗人的作品。这位诗人写过一百首《张家口至乌里雅苏台竹枝词》,其中有一首题为《大坝口关帝庙》的诗是这样写的:
壮缪祠堂势迷瓴,居然中外仰威灵。 壮缪:关羽死后谥号。
焚香拜罢频回首,南望边山数点清。
(我怀疑末句末字是“青”字之误)
读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我没觉得这诗有什么奇妙之处啊。”性急吃不得热豆腐,请耐下性子,听在下慢慢道来。这诗原作者有一条注释云:“头台北行上大坝,甚高。坝口有关帝祠,行者至此,有去国离乡之感。拜罢回望张家口边外诸山,俯视罗列如儿孙矣。地势甚高,气候如秋,五月着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