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监狱观后感心得体会汇集(6)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10月20日,为强化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意识,分公司组织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到临沂监狱接受警示教育。作为分公司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有幸能够一同前往。
参观警示教育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参观监狱的生产区、生活区,二是听取服刑人员代表的忏悔报告和自创歌曲。在参观过程中,参观者队伍和服刑人员都保持一定距离,很多厂房只是路过门口参观,一些需要进入车间参观的,服刑人员也都停下手中的工作,面对墙壁,背对参观者,所以一路参观下来,除了厚重的水泥墙、墙头的警卫和电网、满是尖刺的铁丝网提醒着这个地方的特殊,自己更多的像在参观一个管理严格的大型工厂,感觉服刑人员距离自己非常遥远。参观完毕,我们在一个礼堂就坐,听取忏悔报告,作报告的两名服刑人员,一位是原某单位财务科副科长,一位是原某单位副局长,都是因为贪污受贿一类的罪名被判入狱。听完他们的报告,我感慨很深,一直以来,我忘了我们常说的犯人,除了一些偷抢拐骗、杀人放火的离我们比较遥远的犯人之外,还有一些曾和我们经历相似的一群人,他们也曾为工作忙碌,也曾有家人常伴,也曾与好友欢聚,但却因为一念之差,跨过一条看不见的线,一步跨入这道大门,跌入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枉费青春几年甚至几十年。
自由的人常忽视自由的珍贵,更少有对监狱的思考。一门之隔,两重天地,门外的人们,几年时间,可以走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繁华,有过多少经历,体会多少感动;门里的人们,白天机械的做着重复的劳动,夜晚与十几个人蜗居斗室,每人仅有的私人物品,存放在一个一尺见方的橱柜,我想那不能给他们提供很丰富的生活,更别提还要承受与亲人分离的痛苦,还要在管教人员的呼来喝去中失掉尊严。他们为了追逐金钱而失去的东西,恰恰是远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多么可悲和可惜。
家里电视柜上,有一个陶土盆,盆壁上有“知非”两个字。我们工作生活、做人做事都在不断的面临选择,在面临选择时,明辨是非,坚持走“是”的那条路,远离“非”的那条路,出问题、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很低。什么是“非”?违反社会公德的,违反国家法律的,违反党纪党规的,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都是“非”。我们常说的党风廉政建设、廉洁从业教育、强化规矩意识等等,通俗的说,都是要让每个人分清是非对错,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这些简单道理,服刑人员不会不明白,但面临名利诱惑,他们还是忘记了原则,失去了自我,说到底,还是贪欲作怪。人试图控制贪欲,学会知足常乐,追求淡泊名利的境界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如果在主观上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那就需要客观世界的规矩、律法来进行约束,如果对这些规矩、律法失去敬畏,顺从贪欲、放任自行,则必然要触碰是非界限,导致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观警示教育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参观监狱的生产区、生活区,二是听取服刑人员代表的忏悔报告和自创歌曲。在参观过程中,参观者队伍和服刑人员都保持一定距离,很多厂房只是路过门口参观,一些需要进入车间参观的,服刑人员也都停下手中的工作,面对墙壁,背对参观者,所以一路参观下来,除了厚重的水泥墙、墙头的警卫和电网、满是尖刺的铁丝网提醒着这个地方的特殊,自己更多的像在参观一个管理严格的大型工厂,感觉服刑人员距离自己非常遥远。参观完毕,我们在一个礼堂就坐,听取忏悔报告,作报告的两名服刑人员,一位是原某单位财务科副科长,一位是原某单位副局长,都是因为贪污受贿一类的罪名被判入狱。听完他们的报告,我感慨很深,一直以来,我忘了我们常说的犯人,除了一些偷抢拐骗、杀人放火的离我们比较遥远的犯人之外,还有一些曾和我们经历相似的一群人,他们也曾为工作忙碌,也曾有家人常伴,也曾与好友欢聚,但却因为一念之差,跨过一条看不见的线,一步跨入这道大门,跌入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枉费青春几年甚至几十年。
自由的人常忽视自由的珍贵,更少有对监狱的思考。一门之隔,两重天地,门外的人们,几年时间,可以走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繁华,有过多少经历,体会多少感动;门里的人们,白天机械的做着重复的劳动,夜晚与十几个人蜗居斗室,每人仅有的私人物品,存放在一个一尺见方的橱柜,我想那不能给他们提供很丰富的生活,更别提还要承受与亲人分离的痛苦,还要在管教人员的呼来喝去中失掉尊严。他们为了追逐金钱而失去的东西,恰恰是远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多么可悲和可惜。
家里电视柜上,有一个陶土盆,盆壁上有“知非”两个字。我们工作生活、做人做事都在不断的面临选择,在面临选择时,明辨是非,坚持走“是”的那条路,远离“非”的那条路,出问题、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很低。什么是“非”?违反社会公德的,违反国家法律的,违反党纪党规的,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都是“非”。我们常说的党风廉政建设、廉洁从业教育、强化规矩意识等等,通俗的说,都是要让每个人分清是非对错,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这些简单道理,服刑人员不会不明白,但面临名利诱惑,他们还是忘记了原则,失去了自我,说到底,还是贪欲作怪。人试图控制贪欲,学会知足常乐,追求淡泊名利的境界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如果在主观上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那就需要客观世界的规矩、律法来进行约束,如果对这些规矩、律法失去敬畏,顺从贪欲、放任自行,则必然要触碰是非界限,导致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