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入学教育观后感汇集(18)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说真正有用的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但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面对这种现状,第一,这就需要老师“逼”,甚至达到“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地步。老师别怕麻烦,也别嫌问题幼稚而杂乱,只有先逼,才能越好,越会提问。第二,要教会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有疑”。“于不疑处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学生如果具备了这样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即使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以挑剔的眼光提出许多问题。第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内容的问题。除了让学生找出有关字词句障碍,我一般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一般记叙文:记叙的要素是什么?继续对结构是怎样的?记叙的详略是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语言”。散文:形是怎样散的?神是怎样聚的?文章的构思如何?议论文:中心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色。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有时,李老师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我觉得李老师的做法很有指导意义。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后一点,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基本都是从文章的文体特点进行学习指导,在深度引导解读中也常常遵循—写了什么、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这样的步骤,但就是控制性学习太强,自主发问式的自主学习实践只是偶尔为之,远远不够。看了李老师的文章,我增强了信心,我愿多点耐心、爱心,增加些智慧,少点近利,多点远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语文教学中的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内容的问题。除了让学生找出有关字词句障碍,我一般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一般记叙文:记叙的要素是什么?继续对结构是怎样的?记叙的详略是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语言”。散文:形是怎样散的?神是怎样聚的?文章的构思如何?议论文:中心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色。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有时,李老师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我觉得李老师的做法很有指导意义。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后一点,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基本都是从文章的文体特点进行学习指导,在深度引导解读中也常常遵循—写了什么、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这样的步骤,但就是控制性学习太强,自主发问式的自主学习实践只是偶尔为之,远远不够。看了李老师的文章,我增强了信心,我愿多点耐心、爱心,增加些智慧,少点近利,多点远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