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松花江河灯的观后感精选(7)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北方寒冷的冬天,此时的风是凛冽的。穿上过膝的黑色鸭绒大衣走在街上,也会感觉到冷风对自己身体的侵袭是那样的无情。一路上,行人不少,多数是几个人或者是一家人同行,一个人前往的并不多。在没到江边的时候,已经看到绚丽的烟花接二连三的绽放,燃放焰火的轰响在夜空此起彼伏。深邃寂静的夜空,一束束焰火腾空而起,湛蓝的夜空立刻没有了原有的寂静,因焰火的升空而变得喧嚣起来。人流如织的大街上,充满了孩子们的嬉戏,年轻人的欢笑,中年人的快乐,老年人的愉悦,仿佛这座城市一下子变得了只有快乐而没有伤感的世界。
夜幕初降,月上雪柳,夜空中,五颜六色的焰火。灯影下,潮水般涌动的人流,烘托出一个多彩而热闹的世界。河灯是从西边的临江门大桥开始的,河灯沿江顺水东游,缓缓的向吉林大桥、彩虹桥、铁路桥顺水又顺风的漫游着。在市中心的吉林大桥边,想靠近江边很困难,游人都聚集在这里。为了躲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必在如堵车般的江面上费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盏心灯,我顺江缓步东行,向彩虹桥方向走去。越向东走游人越少,便接近江边。江面上轻雾缭绕,绿水静流,一盏盏河灯顺着江水迤逦向东而去。千万朵莲花灯布满江面,烛光映着绿色的江水,星光闪烁,把松花江装扮成一条从天飘落的银河。点点烛火的盏盏河灯,氲开了一个个温暖而明亮的光影。点燃了烛火的河灯飘浮在江面上,满是河灯和月影。飘走的是河灯,留下的是月影和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传说。

松花江河灯的观后感精选90句


飘逸雅丽、隽永工巧的河灯,流光于滔滔江河,溢彩于涓涓小溪,也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河灯(也常写为放“荷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各地在三月三、七巧节、中秋节晚上水边,常放河灯。放河灯起源于印度,由宗教活动演变而来。在我国流行于汉、彝、白、苗、蒙古、达斡尔、纳西、布依族等地区。我市是松花江河灯最盛之地,燃放河灯的习俗始于清初,顺治年间已有史记载,历经演变,如今已变成人们祈愿祝福的一种传统习俗。河灯是飘荡在松花江上关东人心中一个耀眼的记号。寒江放灯,景色壮观。据《吉林通志》载:“江中以船二载荷花灯,燃灯顺流,如万朵金莲浮于水面,船僧呗经,铙钹、鼓吹并作,士民竞视,接踵摩肩”。放灯场面宏大,观灯场面壮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