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一封家书峥嵘岁月观后感汇聚(3)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需要铭记的太多,同时我们需要反思的也很多,然而,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的更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稳定与发展,一定与在这个时期的思想紧密相关,与之对应存在的,一个时期的动乱则说明该时期各阶级利益发生了冲突。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讲科学理性,讲民主,讲人权,讲法治,极大及解放了人们思想;大革命后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分离,则表现出政党与阶级利益的分歧。

一封家书峥嵘岁月观后感汇聚96条


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在这峥 
《红色家书》读后感 篇1
无意间翻开《红色家书》,没有按照以前读书先看目录的习惯,随意的翻了翻,看到“邹子侃”的这个名字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当看到书中信件的主题“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这句话时,一股浩然正气向我袭来,引领我想要进一步了解写信人以及他的故事。
邹子侃同志写这封信时身处囹圄,其父为他疏通关系进行保释,但他却宁死不屈服,表示“大丈夫头可断,志不可屈”,只求灵魂洁白无瑕,不愿意向反动派低头悔过换自由,用生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书信中邹子侃流露出对父母、亲人的愧疚与不舍,但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他把个人情感放在身后,断然舍生取义,还嘱托父亲要督促弟弟妹妹用功学习,将来投身到革命之中,这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