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人故里观后感合集(8)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许是看的累了,我便先不看中心宅院后面的陈列室,我在回廊里找了处不怎么贴近雪的位置,把围巾铺在椅子上就坐下了。看着还在下的雪,我不禁想象了起来,我把在陈列室看到的郭沫若先生与他夫人及孩子的合影原封不动复制在这飘雪的庭院里,我仿佛看到了郭沫若先生在院中里树旁沉思的身影,我又放若听到了郭沫若先生同家人站好了后按下快门的声音??????就这样,我伴着飘雪,以一种想象的形式,看完了郭沫若先生人生最后十五年。
这十五年很短,短到如白驹过隙、弹指挥手,它让我用了不到醅一壶绿蚁的时间就想象完了。这十五年很长,长到旷日经年、年深日久,它足够让诸多部佳作形成与问世。在这十五年之中,郭沫若先生同这宅子变老,可时间让他逝去,却让这宅子留到了今日。
刹那间回神,再探院中,才见瓦头云雪盖,已惊院中雪如尘。起身,穿过回廊,我来继续参观下面的展室。下面的展室里,大大与先前参观的展室的不同的内容,把我的注意力汇成一组线,直直射向我最为感兴趣的那一部分。
我关注到了郭沫若先生的作品——《青铜时代》。这本书就放在可供阅读书架的中间一排。尽管书面上微微泛黄的颜色和不加插图的书皮封面很难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可我坚信——我在第一眼看到它时,它带给我的神秘的感觉,那引人想要深入了解的感觉,绝对不是错觉!翻开书,看到第一个章节,我发现这本书除了引言、文章部分摘录和作者介绍等部分之外,其余正文的字体都是繁体字,我有一点点小的失望。
不过,当我看到文章摘录里的几句话时,我小小的失望顿时一扫而空了。
“研究历史和研究任何学问一样,是不允许轻率从事的。”从这里我看出了郭沫若先生对历史的态度严谨又认真,这也更加能说明郭沫若先生对于历史方面的学问渊博。“我也怀着欢欣鼓舞的心情,期待着史学界的研究工作会蓬蓬勃勃的展开起来,并期待着我自己的错误会有彻底清算的一天。”从这里我可以知道,这本书里有郭沫若先生在史学的世界里探索、深入、学习、怀疑、纠正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从“周人根本在怀疑天,只是把天来利用着当成了一种工具,但是既已经怀疑它,那么这种工具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在这儿周人的思想便更进了一步,提出了一个德字来。”里可以深深看出。而我,作为一个同为痴迷史学却又对它的一切懵懂无知、但又急切想探索的人,我能感受到郭沫若先生当时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