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临漳邺城三台遗址观后感精选(2)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铜雀台,达到了中华国古代台式建筑的顶峰。铜雀台初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十六国后赵石虎时,在曹魏铜雀台原有十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二丈,并于其上建五层楼,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窗户都用铜笼罩装饰,日初出时,流光照耀。又作铜雀于楼顶,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飞。《中记》记载,石虎时,铜雀台有殿室一百二十间,房中有女监、女妓。正殿上安御床,挂蜀锦流苏帐,四角设金龙头,衔五色流苏,又安全钮屈戍屏风床。石虎又在铜雀台下挖两个井,二井之间有铁梁地道相通,叫做“命子窟”,窟中存放了很多财宝和食品。北齐天保九年(558年),征发工匠三十万,大修三台。整修后,铜雀台一度改名为“金凤台”。到唐代,又恢复了旧名“铜雀台”。元末,铜雀台被漳水冲毁一角,周围尚有一百六十余步,高五丈,上建永宁寺。明朝中期,三台还存在。
明末,铜雀台大半被漳水冲没。如今的铜雀台,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后面,只剩下一掊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在其前方的金凤台也只有不足二十米高。铜雀台大门内建有浮雕壁画墙,分别为魏武雄风、齐桓公筑邺、西门豹投巫、曹操筑三台、铜雀宴乐、文姬归汉等具有代表性的邺城成语典故。曹操塑像高9.5米,象征着曹操九五之尊的地位,其手握佩剑,虎视中原,一派霸王之相。金凤台遗址台顶展馆的“三台模型”再现了“铜雀三台”昔日的建筑格式。“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三台是当时邺城的标志性建筑,以邺北城的西城墙为基而建,南北直线相照,三台中间相隔六十多步,之间有浮桥式阁道相连,两桥一宽一窄,被称为大桥和小桥,二桥“施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于是,由浮桥的谐音演绎出了唐代诗人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和民间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