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的电视剧观后感聚集(10)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曾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
可见,他一生之所以突出,为后世所敬仰,不在于他官高,而在于他以清风高节砥砺官场末俗。
今天,我们在组织中,我们要求下属必须做到,自己做到了吗?我们会在背后说某领导做得不好,换个位置,你上去就能把所有事情做好吗?
所以,无论我们在哪个位置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别人如何如何之前,先做好本分,有朝一日,不用毛遂自荐,终有一天会有人赏识你,也自然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兄弟愿意跟随你的。
或许这就是《论语》中所讲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五、总结
总之,在于成龙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远不止以上这些。在创业与职场上,我的个人浅悟就是这12个字:
找对人,跟对人,做正事,事做好。
一代廉吏于成龙电视剧
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该剧情节跌宕,扣人心弦。虽然十年前央视播放时也看过,但这一次看得更细,更用心,观后感慨颇深。于成龙廉政亲民的品性,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传递着对正气的称颂和美德的褒奖,在于成龙身上集中体现了民族传统美德和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虽然三百多年过去了,时代发生了巨大变迁,但于成龙精神仍有现实意义。
于成龙生活在封建王朝官场,但他自甘淡泊,清正廉洁,不爱钱、不收受礼品、不纳妾、不住毫宅、不吃宴会,布衣粗食、节俭清苦、简朴出行、秉公办事,与老百姓忧乐与共。在罗城六年,他布衣草鞋,把自己完全融入当地民众之中。临别罗城,出现了百姓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情景。他没有当官的架子,做官的排场,他心中装着百姓,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他舍死忘生,为百姓日夜操劳,乡间问贫、田间耕作、深入匪巢、缉捉盗贼、平反冤案、救助孤儿。他不畏权势、嫉恶如仇,严整吏治、革除积弊。他不允许增收火耗、勒索民众、不允许馈赠上官,对官僚权贵犯法亦严惩不贷。他自己长年忍受离母别妻抛子的生活和精神孤独,从山西老家乡下到广西罗城上任七年,随后升调湖北黄州,十多年没回过一次老家。他老母思儿心切,叫孙子走了两月步行数千里去湖北看望他,但他整天忙于公务,儿子也只住了几天就回山西。
可见,他一生之所以突出,为后世所敬仰,不在于他官高,而在于他以清风高节砥砺官场末俗。
今天,我们在组织中,我们要求下属必须做到,自己做到了吗?我们会在背后说某领导做得不好,换个位置,你上去就能把所有事情做好吗?
所以,无论我们在哪个位置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别人如何如何之前,先做好本分,有朝一日,不用毛遂自荐,终有一天会有人赏识你,也自然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兄弟愿意跟随你的。
或许这就是《论语》中所讲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五、总结
总之,在于成龙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远不止以上这些。在创业与职场上,我的个人浅悟就是这12个字:
找对人,跟对人,做正事,事做好。
一代廉吏于成龙电视剧
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该剧情节跌宕,扣人心弦。虽然十年前央视播放时也看过,但这一次看得更细,更用心,观后感慨颇深。于成龙廉政亲民的品性,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传递着对正气的称颂和美德的褒奖,在于成龙身上集中体现了民族传统美德和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虽然三百多年过去了,时代发生了巨大变迁,但于成龙精神仍有现实意义。
于成龙生活在封建王朝官场,但他自甘淡泊,清正廉洁,不爱钱、不收受礼品、不纳妾、不住毫宅、不吃宴会,布衣粗食、节俭清苦、简朴出行、秉公办事,与老百姓忧乐与共。在罗城六年,他布衣草鞋,把自己完全融入当地民众之中。临别罗城,出现了百姓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情景。他没有当官的架子,做官的排场,他心中装着百姓,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他舍死忘生,为百姓日夜操劳,乡间问贫、田间耕作、深入匪巢、缉捉盗贼、平反冤案、救助孤儿。他不畏权势、嫉恶如仇,严整吏治、革除积弊。他不允许增收火耗、勒索民众、不允许馈赠上官,对官僚权贵犯法亦严惩不贷。他自己长年忍受离母别妻抛子的生活和精神孤独,从山西老家乡下到广西罗城上任七年,随后升调湖北黄州,十多年没回过一次老家。他老母思儿心切,叫孙子走了两月步行数千里去湖北看望他,但他整天忙于公务,儿子也只住了几天就回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