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漆器观后感集合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匠人匠心》读后感【1】
随着年岁的增长,总觉得人生的际遇很神奇。从呱呱坠地起,将来会喜欢什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这些都属于未知。在成长的过程之中,父母、朋友、老师,你生活的周遭一点点的影响着你的选择。越成长越觉得焦躁不安,未知的前路,工作的困境,交际的局促,一点点的侵蚀我的情绪。工作之余一个人独处之时,反复思量,总觉得当时完全没有必要那样的暴躁,或许这就是因为我的心变得浮躁了。
闲暇之余很喜欢看纪录片,也许因为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一类的展现匠人精神的片子备受好评。《三联生活周刊》将20余位匠人的故事集结成书,谓之《匠人匠心》。在闲暇之余可以读上一两篇,躁动的心也会渐渐平复。看看这个世界还生活着这样一些匠人,他们沉下心,细细雕琢手中的器物,修艺养性,择一事,终一生。
“匠”字意指有手艺的人,或释义灵巧、巧妙。人们看到的是中国建筑的精巧榫卯,精美的瓷器,奢华的漆器,甚至是寻常百姓家的年画,古宅中的雕廊画壁,作画抄写佛经的手工制纸。每一件都极具匠心,精巧营造,创造这些的匠人们的手艺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雕琢。
有的匠人出生于手艺世家,自小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熏陶,钻研至今。有的匠人从业源自于特殊时期的工作分配,严守师承,终成大师。更有甚者,凭着一腔热血,一股热情,与古建筑深情对话,心怀敬畏的从事修复工作。这些工作需要极大的耐性与坚持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地摸索。元青花便是凭着饶家人多年摸索,从制坯到瓷泥的选用,再到釉料的斟酌,不断的试验实现复烧。唐以金更是一腔热血,扛着周围人的不理解,凭借一己之力实现古民居的异地复建。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生活习惯不断改变,手工业不断受到机器制造的冲击。手作之物在失去原本的使用价值之后,走向了高端的艺术收藏之路。陕西的皮影制作与当初的演出功能已然分离,陕西旅游商品店均有销售机器皮影。在皮影制作大师江国庆看来,“机器皮影成千上万一模一样,做出的东西没有魂,不像手工皮影每一件都不一样,凝结着匠人的灵气和才华。”这可能也是机器制作与手作最本质的差别,只能形似,无法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