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学而1.7:贤贤易色(2)
前三者源于何晏集解及其两疏,第四是抄录于朱子集注,体现出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特色;第五是最具务实考据精神的大清子民们所作的一致解释,此解最为契合文本意思。
(三)
释“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事父母能竭其力为孝,竭力爲庶人孝养之事也。事君能致其身为忠,事君不得私爱其身,稽留君事也。
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形成四伦(一般加上兄弟成五伦),这四伦构成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存在于世所要面对的基本关系,人就是在这四伦中存在着、生活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夫妇、父子两伦是家庭结构,君臣、朋友两伦是社会结构。通过四伦排列形成类比推理,从家庭结构推及社会结构,形成推爱及物的推演效果。
(四)
释“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与上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结构上一致的,故推断“未学”之学是指未学文。前述四伦中的贤孝忠信都是礼之内在道德要求、道德意识,是完全发自于内心的自律要求,故言行,而不言学;而学文之文意指礼之外在规范要求及形式,这是来自于外在社会要求的他律,故必须通过学而得知并赋以行动。故“虽曰未学”释为“虽说未学过礼”。
春秋繁露·玉杯篇:“礼之所重者,在其志。志敬而节具,则君子予之知礼;志和而音雅,则君子予之知乐;志哀而居约,则君子予之知丧。”据此,“吾必谓之学矣”之学,动词名词化,可理解为“知”,行此四伦即是知礼。“谓之”中的“之”,应指代行此四伦之行为,而不是行此四伦的人。故释为“我也必说这是知礼”。
【散讲】
(一)
夫妇爲人伦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但是儒家的着力点却不在夫妇,而在父子,是以父子之孝为出发点,展开其论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而西方社会则是立足于夫妇这一伦,强调夫妇之爱,即两个作为个体的人之间自然之爱为出发点,这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爱,故发展出博爱、自由等精神。儒家则以父子之间的爱即孝为论述出发点,其发展极致即是君臣之间的忠。
(二)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释解为“虽说未学过礼,我也必说这是知礼”。这用后世王阳明的话来讲就是“知行合一”。这里的知和行,都是从发动于内心的道德意识、道德实践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所以,窃以为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源头可追溯到此章,而阳明之所以提出心学理论,也是针对理学在现实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弊端而发的,他所遇到的现实境况与孔子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景象有相似之处。故其提出来的解决方案也有相似之处。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说陆王心学才是儒学之正宗,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之歧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
释“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事父母能竭其力为孝,竭力爲庶人孝养之事也。事君能致其身为忠,事君不得私爱其身,稽留君事也。
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形成四伦(一般加上兄弟成五伦),这四伦构成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存在于世所要面对的基本关系,人就是在这四伦中存在着、生活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夫妇、父子两伦是家庭结构,君臣、朋友两伦是社会结构。通过四伦排列形成类比推理,从家庭结构推及社会结构,形成推爱及物的推演效果。
(四)
释“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与上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结构上一致的,故推断“未学”之学是指未学文。前述四伦中的贤孝忠信都是礼之内在道德要求、道德意识,是完全发自于内心的自律要求,故言行,而不言学;而学文之文意指礼之外在规范要求及形式,这是来自于外在社会要求的他律,故必须通过学而得知并赋以行动。故“虽曰未学”释为“虽说未学过礼”。
春秋繁露·玉杯篇:“礼之所重者,在其志。志敬而节具,则君子予之知礼;志和而音雅,则君子予之知乐;志哀而居约,则君子予之知丧。”据此,“吾必谓之学矣”之学,动词名词化,可理解为“知”,行此四伦即是知礼。“谓之”中的“之”,应指代行此四伦之行为,而不是行此四伦的人。故释为“我也必说这是知礼”。
【散讲】
(一)
夫妇爲人伦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但是儒家的着力点却不在夫妇,而在父子,是以父子之孝为出发点,展开其论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而西方社会则是立足于夫妇这一伦,强调夫妇之爱,即两个作为个体的人之间自然之爱为出发点,这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爱,故发展出博爱、自由等精神。儒家则以父子之间的爱即孝为论述出发点,其发展极致即是君臣之间的忠。
(二)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释解为“虽说未学过礼,我也必说这是知礼”。这用后世王阳明的话来讲就是“知行合一”。这里的知和行,都是从发动于内心的道德意识、道德实践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所以,窃以为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源头可追溯到此章,而阳明之所以提出心学理论,也是针对理学在现实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弊端而发的,他所遇到的现实境况与孔子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景象有相似之处。故其提出来的解决方案也有相似之处。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说陆王心学才是儒学之正宗,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之歧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