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名人读书心法》的读书心得
2023-11-23 来源:百合文库
因“富有诗书气自华”而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虽说目的有些不纯,或多或少是为了标榜自己爱读书,可随着读书的过程,不知何时已然由衷的喜爱泛舟书海之感,沉迷文字的世界无法自拔。伴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多,我也不可避免地一味追求数量,为了读书而读书.久而久之,我产生了一些怀疑,读书是为了什么?该读什么样的书?又该怎样读书?这本书告诉了我答案。
我在读各类名人传记时发现,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读书的内容因人而异,读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关键在于自身的需求,就像林语堂所说的,读书需求气质相合。我赞成余秋雨的观点,读书要随书缘,不仅开阔了眼界,滋润了心灵,也愉悦了身心,当然不能只偏爱某一类书籍,这会使你的眼界受到限制,博是读书的第一个阶段,我也才在此阶段。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说来也讽刺,在大学期间,上了一学期的课,竟还没有我读两本书所学的知识多。当然,这并非老师讲的不好,而是我更喜欢或是更适合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方式。只可惜,在大学四年,我并没有广泛的阅读,白白浪费了不复重来的时光。当我走上讲台开口讲课时,语句贫乏,词不达意,自己的不学无术显露无疑。所以,我将所有的课余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余秋雨说:偶像的出现,是阅读的一个崭新的开始。在古诗中,我犹爱东坡,当代作家,我偏爱余秋雨,被他优美的散文而折服。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与我的内心产生共鸣。无疑成了我的偶像。 在读书的过程中,试用了一种写读书笔记的读书方法。在坚持了半年的时间,我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此书中,王立就比较提倡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方式。
读书是输入,写读后感便是内化和输出的过程。在读书中,切忌死读书,虽说创造基于模仿,可过于追求形式,反而失了真。齐白石说学我者活,似我者死,也就是这个理。读书要师其义而不泥其迹,识其貌更要观其神。坚持自己的阅读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去创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如果你不知如何阅读,不妨来看看此书中其他人是如何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