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人的性格含有惰性的基因,喜欢在不充满竞争的环境里偷懒。这并不是说惰性一无是处,因为一时得闲不如一辈子得闲的想法会驱动人在一定时间内约束懒惰的心理,积极努力地创造出一些新工具和新成果。
教人清醒的是,开发出的新工具面貌是哲学,艺术,科学,还是其他什么模样,人的本质都是希望借助工具来更有效的做完必要的事,接踵而至的就是偷懒。因此,长远地看惰性依然是人的劣习。
惰性最温柔、最难以抵抗之处就是它能带来安逸。人们会为安逸而放弃健康。比如说,适量的活动有益健康,但多数人的出行选择相比于步行还是倾向于乘坐工具。人们会为安逸放弃价值。比方说,经典书籍的知识性最高且获取难度最小,可多数人宁愿把时间浪费在日头下消磨,也不愿意打开书看一看。人们会为安逸放弃美学。诸如说,宁看千篇一律的流量电影,也不愿意看富有深度创意的视觉艺术,因为费脑子,会觉得累。
社会越来越流俗,不是因为话语权旁落到底层,抑或大多数人修养不高。因为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哪怕一个人再蛮横无理,他都会知羞耻,在多数情景下不会肆无忌惮。社会文化变得越来越寡淡,人的追求越来越趋于轻浮的快感。不是因为社会的演变进程就是此般,而是大多数人无法克制自己的惰性。当惰性无碍眼前的利益,就如链式反应,它产生的后果是爆炸性的。社会作为人与人的交互环境,信息流的反馈会如流感一般迅速地感染能接触到的人群。
出于自身的利益,人们会重视惰性的地位,会基于惰性的需求而创造虚假的价值。惰性是错误的,但惰性触发的应激反射是真实的,人的言行使社会观念错位生长,继而再次反馈给人。于是,人们就会陷入惰性的陷阱,不停地为惰性繁荣,最终“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