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周先生的十年沉浮(五)


周先生的十年沉浮(五)
自娱自乐,勿上升正主!
断头台和监斩官的汇报专场请到了孟周二位老师。老五队的交情、七队的伙伴,二位老师自是没有推辞的道理。让孟先生和他们搭,怕是会抢了主角的风头,思来想去,孟先生在返场出现,而周先生和断头台一起合作一场《黄鹤楼》。二位先生私下排练了几次,断头台的风格,让周老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没想到,舞台上的断头台比排练的时候更疯,周先生看着断头台,总是他们的专场,自己再像和孟先生那样搭不合适,所以就和断头台一起疯了起来。这场《黄鹤楼》,既成了一段佳话,也让周先生更加认识到了自己最近状态的好与坏。对,从北展开始,周先生一直在思考自己那段时间在台上到底是什么混样,也让自己意识到了,有时候,听听观众们说什么,会给自己的演出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那天演出结束后,周先生累的不行,毕竟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大动静演过节目了。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越来越敷衍的呢?周先生也想不起来了,只是自己这种消极怠工的状态,并不是对观众的无声抵抗,而是对自己专业的不负责任呀!粉丝吗,好好引导,让他们真正的变成观众,爱上相声。而自己如果再维持这种状态,怕是都不再适合说相声了。
周先生开始上网看粉丝们的评论,大家都在说,这场《黄鹤楼》真的高能,上一次这么高能还是在上海三宝的时候。看啊,这中间自己和孟先生演过那么多次的《黄鹤楼》,为什么上一次让观众记住还是在自己三宝演出的时候呢?周先生的思绪回到了那年。上海的观众对相声相当的挑剔,又是个戏窝子,自己和孟先生决定演这场的时候也是下了一定决心的,毕竟不成功,便成仁。为了能够奉献一场完美的演出,周先生戒烟两个礼拜,保护着嗓子。和孟先生也没日没夜的对词,把这场很熟悉的台词磨到厌倦,后来,上海三宝的《黄鹤楼》得到了很好的反响。思绪回到现今,自己有多久没有那么用功过了呢?自己对舞台的敬畏心呢?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我想说:
大家都在说断头台和周先生这场《黄鹤楼》私下没有排练过,不然周先生不会是一脸蒙的反应,也不会那么累。但我觉得,这是断头台和监斩官的第一次小专场,他们不可能打无把握之仗。二位先生应该也是在台下合作过的,只是断头台的思维太快,在台上也会先挂一些包袱,而周先生是个不主动接触新鲜事物的人,所以才会有这么高能的一场出现。至于大家都在说周先生自从跟断头台搭过之后才发现孟先生的好,才开始转变风格,而我更觉得北展对他绝对是有影响的,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跟断头台搭过之后,周先生有两天上线特别勤,我觉得他应该也在思考,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蜕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