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读书笔记01:乌合之众——当人们聚集到一起后真的只剩下野蛮的原始状态了吗

2023-04-02专栏日更挑战 来源:百合文库
“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某个文明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失去力量,无意识且野蛮的民众(他们不无道理地称为野蛮人)就会促成其最终的灭亡。” 
——摘自《乌合之众》导读
《乌合之众》这本书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5.7-1931.12.13)在19世纪末期创作的一本研究大众心理的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1895年《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首次出版。这本书分为三卷,共有十三章。在书中他表明了他自己独特且鲜明的理论观点,以他独特的思考阐明了群众的心理特征,解释了当人们聚集后又为何变得盲从,失去个人意识,转为情绪化,无意识的群体状态,以及统治者们又是如何利用群众心理的特征建立政权并维持统治的。
古斯塔夫·勒庞创作《乌合之众》的社会背景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以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画上句号而结束,都说要读懂这本就一定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如果有必要的话,后面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和大家聊一聊法国大革命。
第一卷 群体的性格
现在问您一个问题,什么是群体呢?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可以称为群体吗?亦或是围坐在一桌上喝酒谈天的六七个人吗?如果是你会怎么思考呢?
作者开篇就做出了区分说明,“群体”这个词在日常中的含义是聚集成群的人,民族、职业不重要,性别不重要,聚集原因也不重要,但是在心理学上,“群体”的含义就大不相同了,群体是组织化的,群体中所有人的思想情感有一个统一的方向和趋势,个体的性格与想法,被渐渐抹去,逐渐成为无意识状态,这才是作者眼中的群体。
广场上的万人聚集也许并不是群体,他们在此共同出现也许只是路过,或是有着不同的目的,这些人没有共同的目标与思想情感,没有组织化的状态,每个个体的意识与情感均被保留,所以称不上群体。在心理学上有时最少六个人就能成为一个群体。
作者认为,群体是野蛮的,是无意识的,是情绪化的,他们极易受到鼓动,发生野蛮的暴力行为,例如某些暴力游行运动,参与其中的个体真的就是野蛮人吗?不一定,但是他们会举起石头、铁棒挥向他们所认为的敌人。并且在书中,作者还说为什么陪审团会在法庭上同意荒唐无理的判决,议员们为什么会在议会上大声喊叫,甚至大打出手。并且还有切实的例子,例如,议员们在议会上公投放弃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也因此为后面的“大屠杀”埋下了种子(似乎是某国的一次政变)。作者以此来证明“群体”是低智商的,是野蛮的“事实”。
作者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当群体形成后,群体的无意识会取代每个个体的所有认知,个人的有意识行为会被群体所抹去。
今天就写到这里,明天继续写一写勒庞眼中的群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