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猴,请留步
地下的一只妖猴,拜了个不知名的师祖,踢了炼丹炉子拆了南天门大闹了天宫,如来是见天庭是压不住了才被请过来的,自然对这不知上下的妖猴客气不得。
但历史风霜雪砺,《西游记》里的那个猴子鲜活猖狂,古今第一妖王的名号响亮耀眼,古往今来围炉夜读的人都不觉得猴子可憎,反而多是羡叹敬意。
不单单因为它肆意,张狂,人们观时赞叹它的风光无限,却并不因此生出几分惯有的嫉妒,
本着一个看客身,心却不可否认的已经在那只猴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渺小,却心比天高;不平,内心张牙舞爪;想拿起金箍棒横扫天地,想哪怕一去不返,想不论经纶德义只看着自己的花果山呵问一句:汰,为何你们长生快活,我们却长生不得!
一只长盛不衰的猴子,是这个国家大部分人的缩影。我们渺小,我们却心比天高,我们生活已经不易,我们只看自己已经疲惫不堪。我们挥舞自己的金箍棒打上天宫,高高在上者便施施然出来讲仁义道德,讲尊纪礼法,讲忠孝父子。我们听不进,便是泼猴,便是孽畜,却全然不提打上天宫之前我们所得到的有多么稀薄与不堪一提。
猴子是我们自小就在心中勾勒的自己的模样,又得到了可以打消我们少时可笑幻想的结局,故而小孩子也欢喜,成年人也爱看,总不过是混日子,能骗自己一时便骗一时罢了。
至于后来取经路上的猴子,总觉得那已经不是猴子了。残杀同自己一样想法的同类,保一个自己都看不起的和尚,和职场里的勾心斗角踩人利己同事相残有什么区别啊。
能够长久吸引众人目光获得众人认同的存在不难,但要获得人们长久的认同,必定是身上存了一点众生皆有的影子,供众人读了便想到自己,便想要它一路畅通,似是自己的未来也存放在了里面。
几千年芸芸众生,经法道义千变万改,你方唱罢我登场,有谁是恒古不变?众生不在意也在意不得,谁不是柴米油盐过生活走日子的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活下去已经占满了自己的时间,
猴子得到的几千年的认可,是因为它与众生一样是看切身待遇的。在佛法侵袭不到的花果山,有这么一天它愣愣的问天:“为什么你们长生,我们不能?”
佛本根本听不到也压根不会在意到这句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