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布袋戏》与金/庸/古/龙“连环撞梗”几百条?
《霹雳布袋戏》“融梗证据”再来看看下面这个图:
《魔道祖师》“融梗证据”
怎么样,是不是很眼熟?
两个锤看似锤得死死的,实则漏洞百出,原因就在于撞梗≠融梗。
所谓连环撞梗,不过是做盘的人想要误导吃瓜群众,又因为没有强力有效的融梗证据,只好将并不撞的地方强行归一罢了。这种调色盘往往会忽略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把相似的内容硬凑放在一起,用一样的模板做成看起来一样的设定,以此为证告诉没看过原作的你:书里的顺序就是这样的。
那这个盘具体又是怎么拼出来的呢?见下图:
“鉴抄”《魔道祖师》的手段事实上,鉴抄霹雳的人只看过几本金庸古龙的小说,不过是借用了鉴抄魔道的方法(打乱时间线、颠倒因果关系,高度概括拼凑,见下图)鉴抄霹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得仅仅几本书就能让只是借鉴的霹雳撞这么多梗。
强行“鉴抄”不可信!“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思想的作家的笔下,可以写出意义截然不同的作品。”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同一个梗在不同创作者的艺术呈现(不限于文学,也包括影视、音乐、绘画等)中应该有不一样的效果。因此,看过“抄袭作品”和“被抄袭原作”的人看到这些融梗证据只会觉得可笑,但不巧——没看过“抄袭作品”的你,可能就会真的信了。
更具体地说,甚至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也能体现不同的意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堪称晏殊《临江仙》词中千古绝句,然而此句并非晏殊原创,而是来自于五代翁宏的五律《春残》。但这句话在晏殊词中写思旧怀人,在翁宏诗中写女子闺怨。(此后我会再具体说明化用手法。)如果文艺创作真的不允许一点重复,原创者可能为了避免撞梗,无法合理使用前人已经使用过的创意,最终无路可走,而我们也无缘看到如《临江仙》这般惊才绝艳之词了。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殊《临江仙》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翁宏《春残》
网络时代,最不缺的就是“随波逐流”和“人云亦云”,支持原创、反对抄袭是正确的,但大量网友盲目跟风,只会让反抄袭妖魔化。这就中了造谣者的下怀。善思者愈进,请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使用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判断是非。
最后附上纯白的《抄袭Paranoia》,希望阅读文章的诸位别让自己患上“抄袭妄想症”,成为反抄袭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