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陵
——余秋雨《文化苦旅》
【良堂 周九良 孟鹤堂】
【圈地自萌 请勿上升真人】
[楔子]
忠陵,乃清朝廷钦定修建。
百余年前,圣上派军西征,大败而归,将领自觉无颜还朝,率其残部自刎。圣上深感其忠,遂下召:战败而以身殉之者,忠也,理应嘉奖,赏其家中金银,修忠陵以葬之,办忠士大典以祭之。
若是就此为止,这忠陵便是个祭奠忠君爱国之士的陵园,可这世间的事从不是如此简单的。
忠陵乃一方之荣,各府县地方官纷纷欲修之,可这战败以身殉之者,却不是各府县都有的。这该如何是好?
“从军归来之人,可曾打过败仗?甚好,自尽吧。汝身将入忠陵,汝之亲友也都会平安无恙。”
听闻此言者,从未有一人反抗,为的不是什么荣耀,他们只是听出了官家的下半句话:你不死,你的家人都会遭殃。
自此,各地都建起了忠陵,可这黄土中埋着得是忠魂还是冤魂,就不得而知了。
[1]
公元1912年
偏远的小山村信息闭塞,清朝被推翻的消息迟了两月才传到周家村。老村长接过新政府文件的手微微发抖,当天晚上领着两个儿子在宗祠里跪了一宿。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深夜里十五岁的周九良朦胧中看见母亲抚着手中衣物一遍遍重复这句话,泪水晕在麻布汗衫的纹路里。他知道母亲这是想外公了,可外公躺在忠陵里,村中百姓是不能去忠陵的,母亲只能靠外公留下的衣物解解思念。至于母亲说的话,周九良想他大概也是懂的,但凡大清朝没了的消息早半个月来,就这么半个月,忠陵里的墓碑便能少十三座。
最近一次的忠士大典就是在半月前,因战败而自尽的十三名忠士葬入忠陵,周九良在送葬队伍中同大家一起念着悼词,一起哭得很大声,心中想的却是:为何战败就要自尽,从战场中活着归来难道是过错吗?
周九良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他脑海中响起过去村口老秀才常说的话:“多读读书你就明白了。”
这一年,周九良放下刨子和鲁班尺,掸了掸身上的木屑卷儿,背上小小的行囊,走进了邻村的新学堂。
[2]
学堂的前身是个土地庙。
土地庙从前是很兴盛的,乱世之中香火渐衰,外墙坍塌。有这么一天,村长突然带人重修了外墙和房屋,又不知从哪儿领来位教书先生,在土地庙里办起了学堂,这是十里八乡唯一的学堂。
隔壁秦家小子笑呵呵儿地问周九良:“上学怎么样啊?”
“学堂的孟先生长得好看。”周九良低头看着先生借给他的《天演论》,没再理他。
但凡有人问周九良学堂怎么样,周九良头一句准是:“先生长得很好看。”
孟先生原名孟鹤堂,人如其名,相貌堂堂,身形挺立,最让人难忘的就那一双眼睛,里头像是含着星子。
每天清晨他都会身着长衫,手执书本站在学堂门头等学生们。他教书时很少提什么之乎者也,多的是“民主”“科学”之类的词。孟鹤堂举手投足间透出骨子里的温柔,学生们不自觉地想与他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