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抱膝闲看街伍》

2023-03-26批判 来源:百合文库
《抱膝闲看街伍》
—— 《可怜之人到底有没有可恨之处?》
昨天有位多年挚友给宗昀推荐了一个up的视频,里面讲的非常好,名为《为什么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位up批判了一个观点:‘’受害者有罪论‘’。up剖析的很深,很有正义感,也很理性。但了解我的朋友知道,我向来是有些与常人不同看法的,所以,你们懂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痛。 ”鲁迅先生在评论自己笔下的《孔乙己》的时候曾经用了这句话。这句话出自于民间,是有上下句的,断章取义只取上句,就会有歧义的。
我们从古文与白话两个方面解释这句话,会发现完全是两个意思:“可”,在古汉语里是应当,值得“;恨”,古义为遗憾,不满意。那么用文言文翻译成白话就为:“应当怜悯的人一定有他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有遗憾的人就一定有他令人悲伤的痛苦。”这句话,如果这么看,就是简单表达一个观点,没有歧义可言;再来看看白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面意思:“可怜的人一定有他让人恨的地方,让人恨的人一定有他让人悲伤的痛苦。”好了,这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古今是两种意思,白话的这句话,是有一些不当之处的。但鲁迅先生当年在《孔乙己》里表达的观点便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这白话意思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个人也查阅过资料,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也就是白话尚未普及的时候,在当时,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文言的意思。而鲁迅先生的年代,虽然鲁迅不畅销,但他的影响力很大,加之放在民国时期民愚官奸的背景,这句话知名度很高。
前文说过up在批判一种所谓的“受害者有罪论”的无稽之谈,up在视频中是用心理学来批判的。不知各位有没有基督教徒,基督教中有种说法叫做“原罪”——就是根据基督教神学论证,亚当和夏娃是人类始祖,因而这一罪过便传给亚当夏娃的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故称原罪。因此,引伸出人生而有罪,人性本恶,人生就是赎罪的过程。而“原罪”,一直是有争议的,这个说法在宗教改革的时候,在加尔文派中出现了主张人类不能透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的观点。这种观点在英国影响了数百年之久,而且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演化为“受害者有罪论”。这是其历史来源,回归正题,这种奇谈怪论在传入中国的时候被附会在这句话上,导致了这句话的错误解释。
“恨”,是在表达一种愤怒,无论是什么案件,受害人中肯定有一个“可怜点”和一个“愤怒点”,像“他怎么那么傻”或者“他要是怎么怎么就好了”这都是“愤怒点”,也可以称之为“遗憾点”。一般来说,理性的人会发现这两点并让其平衡;感性的人会可怜点稍大,或者会将愤怒点视而不见;而压根儿存心找茬的人,会盯着愤怒点不放,并将其扩大。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句话是依旧成立的。由此可见“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并不简单等同于“受害者有罪论”。可怜之人有可恨之处,但这个恨多半由“哀其不幸”引起,可怜之人并没有罪过。
——澹台宗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