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读书——《故人书简》

2023-03-26读书黄裳书信杂感故人书简 来源:百合文库
时而望着窗外的雨,把《故人书简》读完了,读了有多久,我也说不清,书是两年前买的,但真正开始读应该是三个月前,零零总总,就读完了。
这真的不是一本很容易读下去的书,只有267页,书的尺寸也不大,一页也就300多字,如果是本有意思的小说我可能一天就读完。但是这里有的只是上世纪的那些老人们书信间的絮絮叨叨,时间跨越了那么久,所以我也读了很久很久。
先简单介绍下这本书,是由黄裳编写的,叙述了他和老朋友之间的通信往来。那么,他的老朋友有谁呢?我来数数吧,吴晗,张充和,董桥,周叔弢,师陀,阿英,郑西谛,叶圣陶,俞平伯,王剑三(统照),李广田,钵山一老,张元济(菊生),卞之琳,钱钟书,沈从文,跋永玉,汪曾祺。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所有名字查书列出来,实在是他们都是可爱可敬的。有些名字大概还有人认识,有些已经淹没在短短几十年里面了,时间会吞噬掉许多东西,我觉得没有多大必要感伤,毕竟他们的确留下了文字,这就够了,希望自己死掉了之后也留下些什么就好了。多的不说,来看书吧。
基本上,每一篇就是黄裳老先生与他的一位挚友的通信故事,在非书信的部分,黄裳老先生使用白话或做一些简单介绍,或发一些感慨,语言谈不上瑰丽,但很动人,在书信的部分则是原信引用,很多那个时代的人写信会偏文言一些,而且大家的语言也着实高雅,这部分读起来最不易,也并不好懂。给我印象最深的得属钱钟书,他用言本就深奥还喜欢引经据典,书信我的确没大读懂,接下来准备读他的《围城》,不知怎样。
我其实蛮喜欢那个时代的文人的,国难家愁中激发了更深的气节与秉性,一直不大乐意读现代文学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总感觉有太多的无病呻吟,这可能是我的偏见,但近代文人他们那些真实的苦难的确会给我更深刻的感受。战争,文化大革命,我总能看到他们受到的不公与反抗。书信也的确是一种很棒的文体,写来之初是读给某特定人读的,所以不会那么冠冕,真实得多。比如其中一封信里写道,“我素来又忙又懒。”这句话感觉也是我的真实写照,很喜欢,常用来自嘲。
每读一篇,心中就会百感交集,真实的了解他们,你就不会用千篇一律的崇敬去对待,你会读到他们的迷茫,刻板,无奈,骄傲。读《故人书简》有个不能忽略的现实,每读一会儿就会读不下去,反正我是这样,就像是读课本那样。我要读一阵歇一阵,我也挺喜欢这样的,读不下去了就半掩着书,想想他们那个世界,感叹一下,还读得下去就继续,不行了就等到明天,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我想着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系统了解一下近代的文人们,读一些“原生态”文字,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评述去了解他们,这将会是个很艰巨的事儿,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但总比不去做好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