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30 舰队与战术——
早期,舰队几乎全是以单一的一种舰船组成的,命名起来也很简单,比如舰队里清一色的都是狞獾级,就被称作狞獾队,如果全是狂怒者级,就叫狂怒队。这种编队方法看起来很简单粗暴,但实际上却是最高效,也是最不容易出错的一种编队方式。
众所周知,不同的舰船,不仅仅是功能不一样,连一些基础的属性上都有着很多的不同,比如速度,锁定范围,武器的失准范围等等,当一支舰队中编入不同的船只时,指挥官下达命令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每种舰船。比如指挥官需要舰队整体移动,那么就要考虑速度较慢的船,在没有敌人干扰时,指挥官可以考虑让速度慢的船先启动,或是让速度较快的船保持和慢船一样的速度。但如果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那么这种差异化往往会引起队伍的混乱,导致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指挥官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
当然,科技的发展同样带动了舰队构成的发展。渐渐的我们也能够看到不少混编舰队了,但这种混编舰队,实质上只是在原有的舰队体系上,加入了一些执行特殊任务的舰船,比如电子战攻击舰,后勤舰,捕获舰,登陆舰等等。这些舰船往往有自己的职能,他们并非完全跟随大部队行动,很大程度上是自由发挥的。指挥官的主要精力依然是指挥大部队进行火力打击,对于这些舰船,他只需要简单地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就行了。也就是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混编,只是在原有的舰队上,外挂了一个后勤小组,电子小组而已,这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编队方式了。
跨吨位的舰船混编,就显得非常冒险了。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混编,需要指挥官对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下达明确的指挥,对指挥官的要求极其苛刻。这种编队方式的优势很明显——不同种类的舰船往往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合理利用好这些优势,可以应对更多的情况,同时也可能形成1 1>2的局面。但它的缺点同样来源于此,一旦没能把编队中舰船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舰队整体的行动效率,就会远远低于整齐划一的单一舰船舰队。
不同的编队方式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战术就可以进一步的体现这种特点。从笼统的角度来说,阵形可以简单分为密集型,分散型,梯队型三种。
密集型阵形强调的把火力点集中起来,尽量避免敌人通过速度来破坏己方阵形,导致火力输出效率降低以及混乱。这种战术以牺牲区域控制力为代价,换取了极强的阵地战能力,在被包围或是用重型舰船对抗轻快型舰船时有着不错的发挥。
分散型阵容则正好相反,强调了舰队的机动能力,利用舰船的速度和阵形的变换,拉扯敌人的进攻方向或是防御体系,等对方阵形混乱后,再给予他们最强力的打击。这种战术下,舰队在移动时会尽量形成火力夹角,以此来更好地消灭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敌人。
梯队型阵形跟多用于大型会战时的阵地战,或是攻坚战。当一个梯队进攻完成,开始重新装弹,或是状态不好时,会由另一梯队上前顶替他们的位置,保证输出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