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自由之路,道阻且长——《浪潮》书评(3)

2023-03-18自由浪潮书评专制 来源:百合文库

3.法西斯的土壤
罗斯先生在最后的集会上说道:“你们曾经问过这些问题,当数百万的无辜生命被杀害的时候,德国人何以坐视不管?他们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参与其中?是什么让他们否认自己的历史?你们曾经说过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可是现在看看,你们离得还远吗?……法西斯主义并非存在于其他人中,存在于过去,而是存在于现在,存在于这里,存在于我们所有人中
”,联系上文分析过的内在机制就可以明白,法西斯主义绝非一闪而逝的偶然现象,绝非不会重演的过往云烟,法西斯主义之所以能够出现在现代社会,有其产生、发展的深刻内在机制,可将其比喻为“法西斯的土壤”。
正是土壤孕育了法西斯,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我们绝不能只停留于表面,把法西斯当成一个现象,流连于其花果,而是要探究花果之所以为花果背后的“根”,并进一步探究“根”所扎入的“土壤”。
历史上对于德国的纳粹主义就有过肤浅化、庸俗化
的理解——德国之所以产生纳粹主义,是因为希特勒这个领袖擅长演讲、蛊惑人心,有着很强的个人影响力;他个人性格强势,非常固执;希特勒作为元首控制了国家机器,实行独裁统治,压制个体自由,排挤有异见的政党和不同的声音;希特勒个人在党内高度集权……
类似地,完全可以用这种视角庸俗化地看待“浪潮”的产生和发展——罗斯先生作为老师,以课堂实验的名义发起了“浪潮”;罗斯先生规定了“浪潮”的用语、问候礼、口号和纲领,还让学生们去招募新成员;罗斯先生自己也享受运动过程中大权在握,成员们唯他马首是瞻、以他为中心的那种权力感和虚荣感,并认为罗伯特当他的保镖可以“提升他的领袖形象”;罗斯先生自己也承认“我有责任”,他自己也不能确定会把这场运动引向何方,为了让同学们自行停止、得到教训,他没有尽早结束这一切,而是让这场运动“进行得有点过分了”……
这种论调实质上是一种精英主义和英雄史观的论调,认为历史事件的发起者、领袖、元首、领导、杰出人物是影响历史事件进程的主要原因。具体到法西斯主义,它只看到并片面夸大了领袖、元首的作用,而忽视了或刻意不谈是谁将这些人物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只强调领袖、元首的能力和责任,而忽视了或刻意不谈自身的能力和责任。
人总是可以有所行动
,面对罗斯先生发起的运动,学生们完全可以选择不加入,也就不用执行那一套姿势和礼仪、不用喊口号,实际上,在运动的第一天,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站立起来高喊口号的时候,劳里还是坐在座位上犹豫着,而罗斯老师也没有强制劳里站起来,是劳里后来环顾左右,觉得只有自己不加入显得很尴尬,才站了起来;他们也可以选择给校长投诉;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选择报警……就像萨特说的那样,”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总是可以有所行动,是人的自由选择造就了人自身,只不过在法西斯主义中,人的这种本体自由以不自由的方式体现了出来,即”自由地放弃自己的自由“。赖希在《法西斯主义群体心理学》中认为广大民众的压抑、低迷、想要得到改变的愿望是法西斯主义的群众基础;汉娜·阿伦特以雪崩中的一片片雪花为喻,提出了”平庸之恶“:正是像艾希曼这样的一个个机械执行上级命令、放弃独立思考的所谓国家公职人员,把希特勒的狂热想法严谨地一一落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