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伴
主良堂,副九辫儿
纳妾
城南周家,金陵城里头等的大户。祖上本是文人,喜好茶道,后来便靠贩茶起了家。到现在这一辈,周家在南方各省的大户里也算是拔了尖了,江南这块地界上,提起周氏,谁人不知。一来,他们家拿捏着半个江浙的茶叶市场,这二来嘛……一样玩意儿做大了,免不了要触类旁通,除了贩茶制茶,什么青瓷茶器,哪叫茶楼点心铺,还有一些绫罗布匹的生意,周家或多或少都有涉及。这钱赚的盆满钵溢不说,连带着当家的老爷也名声在外,南京城里甭管大鱼小虾,都要卖周老爷三分面子,再加上这几年军方的人多次来交涉,摆明是想让周家掺和进军火督造的生意里。如此一来,说他周家在南京只手遮天一点也不为过。
在外人看来,像周家这等人物,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实则……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老话常说:财齐人不齐,周家好死不死偏就赶上这么一档子,周老爷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辈子,前后娶了三房太太,娘娘庙里的香火也供奉了不少,没成想最后只捞到一根“独苗”。
起先的时候周老爷日日为这事发愁,感慨自己这大家大业却是个香火绵薄的命格,后来日子长了,也渐渐看开了,得!有一个总比没有强,好好疼着吧。
周家少爷是周老爷的三房姨太太所出,名唤九良。这名字是他娘给起的。周九良出生后,周老爷一连困在书房好几日,只为给自己千盼万盼等来的儿子起个如意妥帖的名字。筛筛选选留下五十个,拿给三姨太看,她只说:“良人伴身侧便是最大的福气了,取个良字吧。”彼时的周九良拉着他娘的衣角,咧开嘴,乐了。
周九良作为独子,从小的诗书礼义有专人教管,等长到了16岁便开始跟随父亲和家里的前辈学着打理生意场上的事宜。周九良人聪明也争气,几年的打磨,不说能独当一面,但在各种应酬之间也算得心应手。
时光荏苒,18岁那年家里的独苗苗分化成了乾元,周老爷高兴的合不拢嘴,直说我周家总算后继有人。等到周九良20岁的时候,家里差人寻了门亲事,算是成了家。周九良的正房夫人,是周家世交府上的大公子,名唤张云雷。张家与周家一样,也是做茶叶生意的,原本是在天津,前几年因为生意的变动才举家迁到南京。周老爷向张家提亲,一来是依着两家的世交关系。二来张家虽不是在南京起家,但当初在天津也是鼎鼎有名的大茶商,若能与之结亲,那周家在金陵城相当于如虎添翼。三来,周九良12岁那年曾到天津的西洋学堂学过两年的“洋学问”,那时便与张云雷相识了,这两人也算是少时同修。
腊月初八,多好的日子,冬日里难得见太阳,把院子照的暖洋洋的。此时的周家正厅,气氛却冷的能把桌面上的汤汤水水都冻上。
“你刚才说的什么,再说一遍……”周老爷捏着汤匙,等着周九良的下文。
大太太和二姨太好整以暇地看着立在饭桌旁的周九良,三姨太紧紧地攥着手帕,不敢出声。张云雷倒是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来。
“我说,聆音阁的孟氏,我要纳他进门。”
咣当!
粥碗砸在了周九良脚边,腊八粥洒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