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战争(3)
公爵领地的人民并不讲法语,而通用加斯科语,这是一种普罗旺斯语。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居民与法国王室或法国北部地区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许多吉耶纳人都去英格兰谋生,在同苏格兰的战争中为英国国王效力,或在伦敦经商。吉耶纳人亨利·勒瓦里兼任波尔多和伦敦市长。若对吉耶纳法庭的判决不服,当地人还可以去英格兰上诉。金雀花王朝的统治者们认为,相较威尔士或爱尔兰,吉耶纳更是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弗鲁瓦萨尔在谈到吉耶纳人时,也总是称他们为“英国人”。
1329年,爱德华来到亚眠,向“正直而令人尊敬的堂兄”腓力宣誓效忠,在亚眠大教堂内受封为“法国国王的封臣、吉耶纳公爵”。他也在索姆河口以“蓬蒂厄伯爵”的身份行效忠礼;其领地的首府是阿布维尔,还有一个城镇叫克雷西,我们之后还会再谈到它。莫蒂默死后,在1331年3月起草的一份文件中,爱德华同意向瓦卢瓦王室“效忠”。如果他不这么干,就有可能丢掉吉耶纳和蓬蒂厄。自1259年以来,双方围绕公爵领的疆域、英国的“公爵-国王”同法国封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不断产生争端:金雀花王朝的君主拥有吉耶纳的最高权力,还是必须作为封臣服从法国国王的号令?双方时不时还会爆发战争。1325年,在圣萨尔多战争中,吉耶纳的英国总督肯特伯爵就被迫在拉雷奥尔镇向法国国王查理四世投降,这场战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爱德华二世拒绝向法国国王效忠而引发的。
当时,查理四世满足于保有阿让奈(加隆河与多尔多涅河间的地区),但爱德华三世一定意识到,占领吉耶纳是统一法国的必经之路。1331年下半年,爱德华装扮成一名羊毛商人,再次跨过海峡,同腓力在蓬圣马克桑斯秘密谈判,试图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的局面。
当时,法国似乎比英国更为强大。13世纪著名编年史家马修·帕里斯写道,“法兰西国王是所有尘世国王之王”,法兰西国王也无疑是西欧的第一统治者,其光辉盖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或多或少控制着从1309年起就住在阿维农的教宗——国王既是教宗的保护人,也是狱卒。一个多世纪以来,法国并没有像英国那样出现不听话的诸侯,国王将各路贵族渐次制服。如果说佛兰德斯和布列塔尼——当然也包括吉耶纳——仍保留着半自治的地位,腓力六世直接控制的土地就占其治下领土的四分之三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