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汇合(8)
2022-08-16 来源:百合文库
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接受引导而形成自主思考。比如在作为教学主要形式的讲课上,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热情”,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只有当教师的角色从“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才能不断推动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课程标准读后感1
《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新知。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合理,灵活。下面谈谈我对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后的几点体会。
1.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
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例如:教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一间厨房要铺地砖,请你帮忙想一想: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正方形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快同学们通过讨论后,得出:边长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得最快。这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既是30的约数,又是24的约数,是24和30的公约数,而6是最大一个,从而引出一些有关的概念,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课程标准读后感1
《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新知。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合理,灵活。下面谈谈我对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后的几点体会。
1.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
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例如:教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一间厨房要铺地砖,请你帮忙想一想: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正方形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快同学们通过讨论后,得出:边长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得最快。这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既是30的约数,又是24的约数,是24和30的公约数,而6是最大一个,从而引出一些有关的概念,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