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12)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2007年上映的《秒速五厘米》是新海诚至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作品,将日本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细腻情感进行了放大,主题和风格没有太大改变。作品虽获得成功,但考虑到海外观众的理解程度,新海诚决定改变叙述方式,做一部无关文化背景、适合所有人观看的电影。
这就是2011年上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本片与前作设定略有不同,加入了对生死的讨论,意在强调逝者对生者的意义。在制作上体现了东映动画、《世界名作剧场》(日本动画公司系列作品,内容多取材于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吉卜力一脉的影响。这部作品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海诚,趋近东映一脉,模糊了他自己的风格。
到了2013年的《言叶之庭》,前作中萦绕不去的“世界系”概念几乎消失,故事不再只有虚无的宇宙世界观,而是在空间上回归社会(学校),在文化上走向传统(古典文学)。女主人公终于敞开真心的告白可以看做新海诚脱离世界系概念、脱离“错失”、“无法传递”等主题的一次尝试,但叙事上的缺陷仍然没能得到改善。
二、《你的名字。》——焕然一新的视听体验
在此之前,新海诚的作品始终萦绕着一种没有来由的、唯美而哀伤的丧失感,故事零碎、结构松散等弱点也一直存在。而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无论在节奏控制还是情节推进上都可圈可点。
从内容上看,本片一扫前作中的忧伤与阴霾,走上了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的大众路线,令人捧腹的同时又有感动,男女主人公不再埋头于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周旋于家人、朋友与社会的关系网中,男女主角之间曾经无法传达的思念也终于有了明确的落脚点。彗星灾难的设定则反映着经历311大地震后的生死无常观,此外,影片添加了不少日本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延续了《言叶之庭》中对日语语言文字本身的溯源(爱与孤悲),更在此之上有所发展;这种对传统的回归使作品有了真正的底蕴和原色。
从制作上看,本片的成功除了新海诚对叙事手法的驾驭日臻成熟,也要归功于此次制作团队的强大(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担任作画监督、田中将贺担任人物设定等)和制作设备的更新(购入Story Board Pro软件)。在选择配音人员的时候除了角色匹配度,也考虑到了话题性、观众接受度等,确定插入歌曲时选择了在年轻世代中颇受欢迎的RADWIMPS。
这就是2011年上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本片与前作设定略有不同,加入了对生死的讨论,意在强调逝者对生者的意义。在制作上体现了东映动画、《世界名作剧场》(日本动画公司系列作品,内容多取材于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吉卜力一脉的影响。这部作品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海诚,趋近东映一脉,模糊了他自己的风格。
到了2013年的《言叶之庭》,前作中萦绕不去的“世界系”概念几乎消失,故事不再只有虚无的宇宙世界观,而是在空间上回归社会(学校),在文化上走向传统(古典文学)。女主人公终于敞开真心的告白可以看做新海诚脱离世界系概念、脱离“错失”、“无法传递”等主题的一次尝试,但叙事上的缺陷仍然没能得到改善。
二、《你的名字。》——焕然一新的视听体验
在此之前,新海诚的作品始终萦绕着一种没有来由的、唯美而哀伤的丧失感,故事零碎、结构松散等弱点也一直存在。而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无论在节奏控制还是情节推进上都可圈可点。
从内容上看,本片一扫前作中的忧伤与阴霾,走上了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的大众路线,令人捧腹的同时又有感动,男女主人公不再埋头于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周旋于家人、朋友与社会的关系网中,男女主角之间曾经无法传达的思念也终于有了明确的落脚点。彗星灾难的设定则反映着经历311大地震后的生死无常观,此外,影片添加了不少日本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延续了《言叶之庭》中对日语语言文字本身的溯源(爱与孤悲),更在此之上有所发展;这种对传统的回归使作品有了真正的底蕴和原色。
从制作上看,本片的成功除了新海诚对叙事手法的驾驭日臻成熟,也要归功于此次制作团队的强大(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担任作画监督、田中将贺担任人物设定等)和制作设备的更新(购入Story Board Pro软件)。在选择配音人员的时候除了角色匹配度,也考虑到了话题性、观众接受度等,确定插入歌曲时选择了在年轻世代中颇受欢迎的RADWI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