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说谎的心理学读后感精练(12)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二、幼儿说谎行为的主要原因
皮亚杰的理论指出,当儿童成长到10~11 岁时,才具有能准确判断有意识谎言的能力。所以,对于幼儿说谎行为,可以从两个原因来分析: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
(一)无意说谎
由于在幼儿思维意识中没有察觉到自身的说谎行为,也就不存在要故意说谎的主动动机,所以幼儿的这种行为属于无意说谎。当幼儿说谎时,内心并没有内疚、不安、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幼儿的无意说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
1.认知水平发展不成熟。这个阶段的幼儿由于受到年龄特征的影响,主要处于无意记忆程度,有意记忆还没发展成熟,认知能力正在发展,这是每一个幼儿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幼儿的识记水平存在一定的缺陷,常有心理错觉,这个时期的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多数时候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去看待事物,不能换位思考。孩子虽然知道幼儿园的东西不能拿,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悄__悄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了家,并谎说是小朋友借他玩的。孩子并不认为那样做有什么不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什么准则。幼儿道德判断的依据在于主观意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同于成人。
2. 想象与现实混淆。这个阶段的幼儿常常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相混淆,所以有很多幼儿很希望或者很想去做的事情,经过头脑中反复的想象就会成为“真正的”事情,幼儿会自然地说出来,结果却是与事实相反,这个阶段的思维模式就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例如,5 岁的淘淘在电视上看见小朋友在游乐园里玩得很开心,感觉很羡慕,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告诉老师说自己去游乐园玩了。这种情况就是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3.时间概念掌握不准确。幼儿对经历过的事物记忆不清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之一,幼儿年纪小对很多经历过的事情都会记忆模糊,常常被成人误解为是故意说谎。例如,幼儿园老师请果果把家里爸爸刚给她买的玩偶“功夫熊猫”带来给小朋友们看看,结果果果回家的时候却跟爸爸说,老师让爸爸今天给她买一个“功夫熊猫”带到有幼儿园,强调说是老师安排的,显然幼儿记错了老师的安排,这种情况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就会不治而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