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交流读后感聚集(54)
2022-08-12 来源:百合文库
读完全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毕镇西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以及他那颗对学生无比热爱的教育者的心。桃毕满天下,这是我对教师最早的认识!以前的想法是你能做个桃毕满天下的教师已经是相当伟大了!而要让满天下的桃毕都能幸福的去度过一生,这又是多么远大的志向啊!而毕老师此生的教育追求便是“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正是源于这个追求,毕老师首先付出的是他的爱。书中,毕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和学生相处时,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同学们还不是大人。所以,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看到这句话,反观自己,又是在学生犯错以后,自己老早就开始“批评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还会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的去思考问题。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同学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同学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同学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当然,毕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对后进生的教育上,毕老师的种种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曾经面对班级中的调皮的学生、不爱听课的学生、捣乱的学生无比的头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训斥都无法长久,偶尔的好将其放大并表扬,但这一方法仅仅只是短暂的。当看完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同学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只是期望一次谈心、一次批评、一次电话“告状”等等就能让他变好,甚至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
正是源于这个追求,毕老师首先付出的是他的爱。书中,毕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和学生相处时,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同学们还不是大人。所以,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看到这句话,反观自己,又是在学生犯错以后,自己老早就开始“批评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还会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的去思考问题。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同学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同学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同学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当然,毕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对后进生的教育上,毕老师的种种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曾经面对班级中的调皮的学生、不爱听课的学生、捣乱的学生无比的头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训斥都无法长久,偶尔的好将其放大并表扬,但这一方法仅仅只是短暂的。当看完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同学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只是期望一次谈心、一次批评、一次电话“告状”等等就能让他变好,甚至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