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止的读后感汇编(12)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为什么要读《大学》?朱熹认为“四书”中应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即给自己设定一个治学的目标,《大学》便是一个人治学的“纲目”。虽然“四书”其他经典中也有关于治学思想的内容,但是《大学》却是最系统的。我私以为朱熹先生讲的“规模”是学习的境界,是你想要在“为学”这条路上可以达到的高度。你可以是“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节、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技能的“小学”阶段,也可以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学”境界。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加初中)学的基本便是算数、认字等基础知识,应对、进退等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读到这里我不免产生了疑问,如果“小学”阶段要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礼节,那以我自己为例,在大学学习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学的《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虽然较《数学》《物理》等更为复杂,但是就所学专业来说也只能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此类推下去,知识是无穷的,谁都不敢说自己现有的知识不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技能了。那这样看来,具象的学科皆属于“小学”,岂非不妥?
“大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是人的原始性、动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不用后天学习。“小学”中该学到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基本行为,并且受限于时代和社会,更像“自我”的要求。而“大学”阶段的要求“穷理、正心、修己、治人”是在精神上更道德化的“自我”。道德化的“自我”自然需要理想的追求和良心的约束,我们在学习中(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中关于理想和善念的提倡很大程度上便是“超我”精神的提倡。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划分“小学”与“大学”了。“小学”多半是社会层面的生存要求,而“大学”则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的精神理想了。朱先生说“大学”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大学”阶段我们应该获得的能力是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端正本心、修养自身、管理人的原则和方法。
以此类推下去,知识是无穷的,谁都不敢说自己现有的知识不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技能了。那这样看来,具象的学科皆属于“小学”,岂非不妥?
“大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是人的原始性、动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不用后天学习。“小学”中该学到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基本行为,并且受限于时代和社会,更像“自我”的要求。而“大学”阶段的要求“穷理、正心、修己、治人”是在精神上更道德化的“自我”。道德化的“自我”自然需要理想的追求和良心的约束,我们在学习中(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中关于理想和善念的提倡很大程度上便是“超我”精神的提倡。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划分“小学”与“大学”了。“小学”多半是社会层面的生存要求,而“大学”则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的精神理想了。朱先生说“大学”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大学”阶段我们应该获得的能力是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端正本心、修养自身、管理人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