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西周的缔造者周武王读后感汇编(16)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从考古发现和破译的内容看,对《易经》的改造是;
(1)、按照汉初方兴未艾的道教的八卦阴阳理论对原有的文本进行了剪辑并重新排序,改八宫为上经下经,对有忌讳的地方进行了文字处理,保留了原文格式和原本的基本面目。
(2)、绝大多数的原文未进行甲骨文、金文、古文在字意上对秦篆及隶化后汉隶书的译释,只是直接在文字转换中更替,但对少数忌讳字做了甲骨文,金文对篆隶的更译,使原文的字意、文意似懂非懂神秘难懂。未见过原本,不懂先秦文字的人已无法读懂其意,使其从此披上神秘面纱以适应八卦卜筮的需要。
《易经》原本的内容,应比现流传下来的内容丰富许多,比如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本的《易》其卦序与今本不同,有《易》学者认为这是易学流派不同的原因,虽然笔者尚无缘见到这部“帛书”但是它应是《易经》中一个相对较早的版本,与流派不会有多少关系。易经的作者姬昌虽然在名分上是臣,但它却是周王朝实际上的奠基人和缔造者,名望之高无人可及,被誉为圣人、圣臣,武王克殷后封于齐地(今山东省东北部,“与天齐”,见太公与文王姬昌考),死后谥文王享帝王之尊,其所撰写的文章称作“易”(赐)因而字字珠玑,在流传中被讹传误抄的可能性不大。
这部具有原味上古文学特色的综合巨著,其中保存的珍贵史料,和唯物主义哲学理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古文化逐渐丢失,他的真实面貌也就越隐越深。如果没有当代考古科技的科研成果,重新打开《易经》已不可能。
对《易传》的改造应该说绞尽了编撰者的脑汁。
今天读到的《易传》有对《易经》的高度评价,有对其内容的理性认识。但是这些精要都淹没在了专为卜筮设计的理论中,读解时的直接感受就是,逻辑混乱矛盾百出,不能自圆说,尽显卜筮文化之玄秘。
其实这正是斧凿的痕迹,也是为了达到最难达到的目的,精心设计的结果。系辞下传第十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有圣人之道四:学习文学的人送给你的是文章,想做好事情的人送给你的是知识,但要灵活应用,对治理国家的君子送给他的是“道”,对卜筮的人,送给他的是占卜。为此《汉书》将《易经》含糊其辞地记入儒家经典后,在占卜五行的书目中以《周易》的书名记入占卜类书目,由此可见《易经》被改造的初期是以“双行线”的形式在社会不同的阶层中流传,《易》与《周易》实际已是两本性质上不甚相同的书,而“周易”含纳“易”。《史记》并没有使用“周易”的书名,所以“周易”这一名称原于西汉末至东汉初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