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预防及处理观后感精练(13)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作为医务人员,工作很辛苦。他总是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经常被患者和家属批评、不理解、不配合。然而,当与死亡的拔河最终获胜时;当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能够站稳的时候;当痛苦的表情换成轻松的微笑时,作为医务工作者,那种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那就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平凡中实现幸福。
医德心得体会10
大抵住进医院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没有心情很好的,毕竟得病是让人望而生畏的事,因此,在医院中医生和护士的一声轻轻问候,一丝淡淡微笑,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其家属来说,都是一种足以抹去心并没有恐惧的鼓励,而病人和家属也常因着这看似微不足道的
常住医院的也总有个对比,以我之见,第一医院分院神经内科的绝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服务堪称一流,医德医风也不错。
不过,医院大了什么人都有,护士们都是微笑服务,不畏脏苦,可
还望该院神经科的医疗服务能以护士长为鉴,旦兴高尚医德,勿长不良之风!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1
最近读了一本《零缺陷工作》的书,其中提到的很多观念深受启发。
其实“零缺陷”这个概念最早是1961年一个叫菲力普。克劳斯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来的,他指出“零缺陷是质量绩效的唯一工作标准,改善质量的基础,使每一个人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但在传统的观念里,“零缺陷”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句话便否定所有的“零缺陷”,于是人们常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原谅我们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
的确,人的一生谁也不可能无过,但是因此而否定了“零缺陷”的目标和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群体的可悲之处。就像书中所说的,“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与在第二次、第10次把工作做对是一样的,错误只是一个机率问题,并不因为是在第几次就会有不同”。是啊,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呢?没有人能做到一生无过,但问题是:如果不以无过来要求自己,那么这个过的最低要求又是多少,1%,2%还是10%?实际上,不管是百分之几,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最终大家的出错率一定在最低要求前后出现。那么,为什么不能把目标定在“零”呢?其实很多的过错,就是由于我们日常工作认识中的一些误区或忽略造成的,只是忽略得多了,就成了一种常态或认识中的一种真理——不出点错怎么能叫真理?
医德心得体会10
大抵住进医院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没有心情很好的,毕竟得病是让人望而生畏的事,因此,在医院中医生和护士的一声轻轻问候,一丝淡淡微笑,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其家属来说,都是一种足以抹去心并没有恐惧的鼓励,而病人和家属也常因着这看似微不足道的
常住医院的也总有个对比,以我之见,第一医院分院神经内科的绝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服务堪称一流,医德医风也不错。
不过,医院大了什么人都有,护士们都是微笑服务,不畏脏苦,可
还望该院神经科的医疗服务能以护士长为鉴,旦兴高尚医德,勿长不良之风!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1
最近读了一本《零缺陷工作》的书,其中提到的很多观念深受启发。
其实“零缺陷”这个概念最早是1961年一个叫菲力普。克劳斯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来的,他指出“零缺陷是质量绩效的唯一工作标准,改善质量的基础,使每一个人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但在传统的观念里,“零缺陷”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句话便否定所有的“零缺陷”,于是人们常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原谅我们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
的确,人的一生谁也不可能无过,但是因此而否定了“零缺陷”的目标和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群体的可悲之处。就像书中所说的,“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与在第二次、第10次把工作做对是一样的,错误只是一个机率问题,并不因为是在第几次就会有不同”。是啊,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呢?没有人能做到一生无过,但问题是:如果不以无过来要求自己,那么这个过的最低要求又是多少,1%,2%还是10%?实际上,不管是百分之几,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最终大家的出错率一定在最低要求前后出现。那么,为什么不能把目标定在“零”呢?其实很多的过错,就是由于我们日常工作认识中的一些误区或忽略造成的,只是忽略得多了,就成了一种常态或认识中的一种真理——不出点错怎么能叫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