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堂第九期读后感聚集(22)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2.班级家委会产生方式
中小学班级家委会产生方式依次是:由学生家长自荐的占39.1%,选举产生的占27.4%,由班主任指定的占26.3%,其他占6.5%。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级家委会产生的方式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X2=16.67,p<0.001)。与农村家长相比,城市学生家长参与班级工作的意识更强,多采取自荐方式参与班级事务。
3.班会课的开设情况
1998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规章的形式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班会是专门分配给班主任的教育时段。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每周都上班会课的占79.7%,偶尔上的占18.8%,经常占用的占1.5%。可见,近20%左右的中小学不能上齐班会课。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会课开设情况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X2=10.47,p<0.01)和学校类型差异(X2=7.072,p<0.01)。可见,随着学段的升高,每周上班会课的比例却在下降,小学高于初中学段;农村学校每周上班会课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学校。
4.主题班会内容
主题班会是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主题班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和劳动类。显然,中小学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以德育为先。调查结果显示,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德育类的占97.3%,智育类的占78.9%,劳动类的占56.3%,体育类的占42.2%。可见,德育类内容是主题班会活动的核心,其次是智育,再次是劳动教育和体育。
数据表明,中小学主题班会劳动类活动内容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X2=16.07,p<0.001)、学校类型差异(X2=4.81,p<0.05)和工作年限差异(X2=20.37,p<0.001)。劳动类班会活动内容小学显著高于中学;农村学校显著高于城市学校。
中小学班级家委会产生方式依次是:由学生家长自荐的占39.1%,选举产生的占27.4%,由班主任指定的占26.3%,其他占6.5%。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级家委会产生的方式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X2=16.67,p<0.001)。与农村家长相比,城市学生家长参与班级工作的意识更强,多采取自荐方式参与班级事务。
3.班会课的开设情况
1998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规章的形式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班会是专门分配给班主任的教育时段。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每周都上班会课的占79.7%,偶尔上的占18.8%,经常占用的占1.5%。可见,近20%左右的中小学不能上齐班会课。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会课开设情况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X2=10.47,p<0.01)和学校类型差异(X2=7.072,p<0.01)。可见,随着学段的升高,每周上班会课的比例却在下降,小学高于初中学段;农村学校每周上班会课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学校。
4.主题班会内容
主题班会是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主题班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和劳动类。显然,中小学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以德育为先。调查结果显示,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德育类的占97.3%,智育类的占78.9%,劳动类的占56.3%,体育类的占42.2%。可见,德育类内容是主题班会活动的核心,其次是智育,再次是劳动教育和体育。
数据表明,中小学主题班会劳动类活动内容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X2=16.07,p<0.001)、学校类型差异(X2=4.81,p<0.05)和工作年限差异(X2=20.37,p<0.001)。劳动类班会活动内容小学显著高于中学;农村学校显著高于城市学校。